7月16日至17日,由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专家委员会与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兰州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组织学院(贸易谈判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与贸易学院、中国服务贸易协会西南代表处联合主办,东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国际经贸学院协办,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承办的第十届现代服务业与服务贸易人才培养论坛隆重召开。论坛以“国际贸易(商务)专业挑战与机遇”“人工智能背景下金融服务业发展趋势及对金融人才培养的思考”“AI时代:数字文旅人才培养的前瞻”“智慧供应链人才培养创新”等为核心议题,设立六大专题论坛,并发布系列教育教学创新成果,吸引了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参会交流。金融与贸易学院副院长何淼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陈燕积极参与此次论坛,展示了学院在服务贸易人才培养领域的创新探索与实践。
参会教师合影
在本次论坛上,金融与贸易学院副院长何淼申报的《五位协同、双元育人的<行业实训课>实践课程体系》成功入选“现代服务业与服务贸易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实践案例”,并受邀在专题论坛上进行分享。何淼老师围绕“产教协同、校企共育”的核心理念,系统阐述了“思政育人、实践引领、产研助教、以赛促学、创新赋能”五位协同、“校内理论与校外实训相结合”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重点介绍了《行业实训课》在人才能力培养中的创新模式与实施成效。她结合案例,分享了学院在校企协同育人、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增强等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受到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何淼老师表示,金融与贸易学院将继续深化校企合作,探索贸易领域产教融合新路径,推动协同育人机制落地见效。
何淼老师进行案例分享
何淼老师领取案例证书
同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师陈燕申报的《“理论-实训-实践”三阶递进式<跨境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方案设计》在第三届现代服务业与服务贸易教育教学成果征集活动中荣获优秀奖。陈燕老师以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为目标,基于“理论导入-实训训练-实践应用”的三阶递进式教学体系,构建了具有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操性的课程方案。该方案有效打通了课堂教学与真实业务场景的桥梁,助力学生实现从知识掌握到能力提升的转变,展现了我院在跨境电商实训教学领域的创新实践。
陈燕老师领取教学成果证书
本次论坛不仅是金融与贸易学院教学成果的重要展示,更是学院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一次有力实践。通过与全国高校和行业专家的深入交流,学院不仅分享了在服务贸易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中的创新成果与实践经验,还进一步拓宽了专业建设和协同育人的发展思路。
未来,金融与贸易学院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继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紧密对接现代服务业与数字贸易的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完善“理论-实训-实践”一体化教学体系,持续推进课程体系创新与实践平台建设,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金融与贸易人才。